第027章 煙月不知人事改
關燈
小
中
大
第027章 煙月不知人事改
大祈皇帝寢宮, 潛麟宮。
下了早朝,陸廷淵便召來江太醫來為他調理頭疾。
寢殿內已經燃起了裊裊青煙,安神香的香氣讓陛下悶了一早朝的火氣漸漸平覆了下去。
此時, 殿中只有陸廷淵與江詢二人。
對這位江太醫,陸廷淵很是信任, 當下便向他講起了自己的新癥狀。
“江詢,朕近日, 已經開始出現幻視了, 你說該如何處置?”
陸廷淵躺在矮榻上, 眼神放空, 棱角分明的俊臉上沒有一絲表情,聲音冰冷地仿佛在講別人的事。
江詢聞言稍微擡眸,不動聲色地問道:“哦?陛下看到了什麽?什麽時候開始的?”
陸廷淵頓了一下,語氣稍微有些不自然,顯然覺得自己接下來的話的確有些不正常。
“昨日, 你在為榮國公女兒診治時,朕看見阿妤了, 看見她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, 什麽話也不說,還一直看著朕。”
江太醫了然地點點頭, 繼續問道:“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?”
“不長時間, 當時朕意識到是出現了幻視,於是趕緊離開了那個地方, 出去以後就好了。”
江太醫一邊利落地下針,一邊說道:
“陛下這種情況是郁遏於心、氣血壅滯的表現, 待會兒,臣為您再開一個方子, 同先前的方子一起服用,一段時間後,這種情況或有緩解。”
陸廷淵嗯了一聲,隨即便閉上眼睛。
人間別久不成悲,分離太久,悲傷隨著時間漸漸淡去,他現在甚至已經可以平靜地提起她的名字,但思念卻是如影隨形。
想她,日覆一日,從不曾間斷。
喝了兩日又苦又澀的湯藥,姜澂魚身體已經完全康覆,便搬回了自己在福安宮的住處。
今日是正式開課的日子,閑了兩日,她也著實有些悶得慌,於是早早便起床仔細挑選了衣衫,帶好書具,同葉蘭蕙一起前往書堂。
對於這位昔日好友,雖然離魂一事讓她不敢過於親近她,可她也不願故意冷落她,傷她的心,何況她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。
經歷了落水一事,孟氏對葉蘭蕙的態度也更親和了些,還親自上門送了好些東西致謝。
葉蘭蕙推辭不過,只得收下。
孟氏這次登門,並沒有像往常一般輕裝簡從,而是帶了好些侍衛,乘坐府中最豪華的車輿,從永興坊一路浩浩蕩蕩穿過朱雀大街,直往西市而去,引得路人競相駐足觀望。
於是不出半日,國公夫人親自登門拜謝葉掌櫃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
門第之別,到底還是敵不過兒子的喜歡,以及她對女兒的救命之情。
這國公府的門楣,終究是為她撤下了。
今日開課的可不止昌平公主幾人,太子那邊也定了今日開課,這便意味著教習先生和太子的伴讀名單都已敲定。
孩童開蒙年齡多在六七歲之間,四五歲都算是極早慧的,給不到四歲的太子找適齡伴讀,可真是愁壞了一幫大臣。
給太子找伴讀,可不像給公主找伴讀一般,長輩看好就行。太子的教育,關系到國之未來,伴讀人選也須慎之又慎。
太子早慧,陸廷淵雖不擔心他會跟不上進度,但體格上,年齡大的難免會有優勢。他擔心太子長期處於這種體力弱勢的環境下,性格會變得膽小自卑。
因此這伴讀之人,既不能與太子年齡差距過大,也不能智力差距過大,體力智力都得在差不多的水平。
所以挑來挑去,名單添了又劃,劃了又添,好不容易才挑中六人,分別是:
安陽侯次子許琢,年六歲;
已故平西侯之孫、現平西侯府世子,即先皇後親侄蕭懷,年六歲;
先皇之兄康王,即現宗正卿陸寔之孫陸銘,年五歲;
吏部尚書趙守誠之子趙昶鈺,年五歲;
國子監祭酒吳士謹之子,吳希睿,年五歲;
明光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鄭循之子鄭望,年四歲;
這裏邊,年齡最小的是四歲,最大的也不過六歲,年齡差距不算大,而且都是宗親、高官之子,既有文臣之後,也有武將之嗣。
對於此次太子伴讀人選,陸廷淵也有自己的考量。
太子雖是嫡子,但母親早亡,母族平西侯府世子年歲尚幼,如今只是空有爵位,名存實亡。
他就這麽一個兒子,自然要為他考慮周全。
要是萬一自己突然有個好歹,他得給幼子留下一套可靠的文臣武將班子,不至於到時候六親無靠,孤木難支,徒生變數。
太子伴讀,說到底就是平衡各方勢力、拉攏群臣的一種手段而已。但從小就在一處的情誼,到底要可靠些。
就如同他與姜問渠,他可以放心地將朝廷大事、秘事交予他,而不用擔心他會背叛他。
說起來,含章二字,還是他給他取的。
《易傳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。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
其實從很早的時候起,榮國公府一門的榮辱,便早已同這位未來的君主綁定在一起。
當年作為榮國公世子的姜問渠棄爵投身科舉,在外人看來是一場豪賭,可於他而言,不過是以退為進的手段罷了。
他於朝堂之上為他收攏人心,他遠去邊關征戰韜光養晦,共待時機。
所以陸廷淵登基後,無論外界言論如何,都執意將年僅弱冠的姜問渠扶上四輔臣之位。
而身為臣子的姜問渠也自覺約束族人門下,不曾有僭越專權之事。
因為他們是先有的同袍之情,而後君臣之義便變得順理成章。
所謂良臣得遇明主,鳥盡不必弓藏。
他不必對他施展什麽帝王之術,他也不必對他漫言奉承之詞,這是從小處出來的信任。
所以,陸廷淵覺得,給太子選伴讀一事,須得深思熟慮,從長計議。
這名單他是勾了添,添了勾,最終才定下這六人。
不過後續還得繼續觀察,要是再出現像昨日許蘭茵那樣的情況,那可不僅僅是送回家那麽簡單了。
太子伴讀人選的事姜澂魚還是聽昌平公主說起來才知道的,這兩日二人吃睡都在一起,關系親近不少,昌平公主還將她“照顧”得十分周全。
而昌平公主在宮中消息又靈通,到底是年紀小,姜澂魚旁敲側擊地從她嘴裏打聽出不少事來。
比如,自從先皇後去後,她的皇兄便患上了頭疾,江太醫幾乎每日都要來宮中為他診治。
再比如,她的嫡母,現如今的太後,三年前生了一場大病,搬去了梵伽山靜養,一直沒有回宮,所以靜太妃才得以代攝六宮事。
她還惡狠狠地警告了自己,讓自己不要癡心妄想,她的皇兄才不會娶別的女人。
不過在姜澂魚看來,昌平面上雖兇,實際卻只不過是一只披著虎皮的貍奴,在朝她張牙舞爪、狐假虎威罷了。
當年她能成為她最喜歡的阿嫂,靠得可不是臉。
兩日過去,雖然昌平公主依舊嘴硬,但是先前對她的那股冷漠勁早已消失殆盡,就連到了書堂選座位時,都“大發慈悲”地將右側那張離自己最近的書案指給了她呢。
左側本來是預備要留給她那位表姐的,奈何許蘭茵沒有福氣,這福氣便只能留給眾伴讀裏學問最好的鄭嘉了,天選抄作業之人。
鄭嘉溫柔一笑,不置可否,坦然落座。
其餘眾人也各自挑了位置坐下。
葉蘭蕙挑了姜澂魚後邊那張桌子,吳希嫻一向膽小,不太敢坐在公主身後。
見狀,方嬋便自告奮勇,挑了公主身後的位置,吳希嫻回了她一個感激的微笑。
太子伴讀名單已經公示,在座的諸位除了葉蘭蕙,家裏都已經收到消息,此次鄭嘉同吳希嫻的親弟弟都在太子伴讀之列,二人在宮中的地位也因此水漲船高。
當然,除了伴讀,東宮侍讀、侍講官也基本定了下來,只是還未公布,只待今日太子開課之時,一並揭曉。
考慮到太子以及眾伴讀的年齡,正是開蒙的時候,怕老夫子們教課得太過枯燥無味,所以安排的侍讀、侍講官大多都是一些年輕官員。
至於禮樂射禦書數此六藝的教習師傅,也各自挑了年輕官員擔任,不過考慮到太子和伴讀們尚幼,像射禦二藝,便只有等到了合適的年齡方才開學。
這可便宜了昌平公主這邊的眾人,陛下特意準許太子的教習師傅同時也過來為她們講學,能當上太子教習的官員,自然都是各自領域的拔尖人才,如此一來,教習隊伍水平便有了質的飛躍。
當然,陛下這麽爽快地答應下來,也是有原因的。
靜太妃此時給昌平公主選伴讀,自然有磨磨她性子的意思,但是,伴讀名單一送到他這來,他就品出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。
名單上的這些世家女兒都是十七八歲,而且都容貌姣好,上次還在禦花園碰見過一次,要說沒有靜太妃的恩準,她們是決計不敢瞎跑來禦花園中玩鬧的。
一群適齡的花一樣的少女,在他常去的天極樓不遠處的禦花園中嬉戲玩耍,巧笑嫣然,他不信其中沒有靜太妃的暗中授意,只是他不願去追究罷了。
本來呈上來的教習名單裏,大都是些年紀大的老師傅、老學究,他接過來一看,這怎麽行,當即就換了幾個人上去——
今年新晉的探花郎不僅文章寫得好,長相還很是俊美,添上去。
戶部尚書姜問渠二十好幾了還沒娶妻,正好葉家那姑娘也在此次伴讀名單裏,把他也添上去。
至於騎射嘛,他想到了兩個資質上佳的人選,日後讓他們來教太子也是不錯的。
有了這些身姿俊美的少年郎充當她們的教習師傅,想必,她們也不會將精力一直放在自己身上了。
小姑娘,還是要多看看,千萬別吊死在自己這棵再也不會開花的鐵樹上。
於是,一份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教習名單就這麽被送到了靜太妃的面前——
書堂裏,一群正當年紀的小姑娘,此時又適逢無人看管,不說話是不可能的,待眾人都坐定後,便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。
方嬋首先神秘兮兮地問眾人道:“你們知道,今日要來為我們講四書五經的夫子是誰嗎?”
還沒公布,眾人自然不知,昌平公主也扭過頭來,示意她知道什麽快點說。
方嬋也不再賣關子了,她還是聽父親說起來的,父親掌管翰林院,消息自然比別人靈通些。
“是今年新晉的探花郎,剛剛入翰林院供職的編修!”
她擡頭看向眾人,興奮地接著說道:
“這兩日放榜你們沒去看嗎?二十歲的探花郎,可太稀奇了!他騎馬游街的時候,整條街都堵滿了人,比之當年含章公子中狀元時游街的場面也不遑多讓呢!據說這位新晉探花學問特別好,師承當代大儒,又是簪纓世家出身,陛下欽點他為一甲第三名,又讓他一上任便接了教授太子的職務,很是讚賞呢!”
說到這裏,她話音一轉,“不過啊,這都不是重點,最重要的是,他長得特、別、好、看!——我可是親眼所見,游街時,他懷中盡是姑娘們擲給他的花果,抱都抱不下呢!”
眾人聽完她的話後,就連平日裏最是沈靜的吳希嫻都不由得臉紅了一下。
正說著,那位長得特別好看的探花郎便出現了。一起出現的,還有其他諸位教習先生。
方才他們幾人已經去拜見過太子,那邊也正式行了拜師禮。
當然,公主這邊課程的設置並不與太子那邊完全相同,畢竟那邊培養的是國之儲君,這邊培養的是大家閨秀,要教的東西自然是不一樣的。
給她們教授四書五經的便是這位新晉的探花郎,但他並不是打頭的。
眾人定睛一看,走在最前頭的那人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含章公子、當今四輔之一的戶部尚書——姜問渠!
難道他也會來教授她們課業?!
眾人瞬間都睜大了眼睛,臉上露出驚喜之色。
這要是讓許蘭茵知道了,恐怕要在家中將一口牙都咬碎了!
不過令姜澂魚驚訝的可不是她這位兄長,而是他身後那人,一襲白衣的新晉探花郎。
怎麽會是他?!這不是她舅舅家的表弟——孟端嗎!
當年她在外祖家時,他尚且年幼,沒想到如今都長這麽高了,還年紀輕輕就中了探花。
更加令人震驚的是,當年跟在她身後叫阿姊的小孩,如今竟成了她的教習夫子!
梁宮令引著幾位教習往裏走,學堂裏坐著的眾人也連忙紛紛起身執弟子禮。
待他們全部站定,姜澂魚才得以看清這四位的模樣。
言笑晏晏的長兄,一臉無害的表弟,不茍言笑的世子,還有持劍抱胸正戲謔地看著她的次兄。
真是讓人欲哭無淚——
站定後,梁宮令便為大家一一介紹道:
“這位是戶部尚書姜問渠姜大人,他負責教授諸位女君算術一門。”
“這位是今科探花、翰林院編修孟端孟大人,他負責教授諸位詩詞文章。”
“這位是宣平侯世子謝秉臣,謝世子如今任職巡防營參將,負責教授諸位射藝。”
“這位是榮國公次子姜問筠,如今在守備營任校尉一職,他負責教授諸位禦藝。”
介紹完臺上的幾人後,梁宮令稍頓了下,而後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:
“——另外關於琴棋書畫、禮樂女紅之類的課業,則由太妃娘娘指派的女官來教習。希望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,諸位女君們可以潛心向學,研精覃思,修德約行,垂範當今。”
眾女齊齊低首答曰:“謹遵宮令教誨。”
介紹完後,梁宮令便帶著其他幾位教習出去了,只留下今日需要講學的孟端。
面對諸位小女娘充滿好奇與探求之意的目光,這位新晉的探花郎還是稍顯靦腆的,他將書本分發下去,語氣故作淡定地開口道:
“今日我們來學習《詩經》,《詩經》分*為風、雅、頌三個部分……”
面對這麽俊俏的探花郎,眾貴女不自覺地將背部挺得更直了些,紛紛低頭小心翼翼地翻開書本。
不一會兒,書堂中就響起了一陣瑯瑯讀書聲。
其實諸貴女中,像鄭嘉、方嬋,《詩經》對她們來說早已經是倒背如流,但為了照顧昌平公主的進度,只好從頭學起。
不過,有這麽好看的探花郎來教,再學一遍也不覺得枯燥無聊。
“剛才講到,《苕之華》一詩,反映了災年民眾無食,餓到極致甚至同類相食的淒慘場景——”
這時,昌平公主突然舉手發問道:“夫子,詩中說的是真的嗎?人餓了真的會去吃人嗎?”
聞言,孟端放下手中的書本,淡淡道:
“詩中所寫,實則只是慘狀之萬一,前些日子江南發生水災,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——”
眾人聞言都點點頭,孟端看了臺下一眼,繼續講述道:
“我有一位同窗曾親歷災區,回京後他寫了一篇文章,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:江淮饑饉,始采樹皮葉,或搗槁為末,或煮土而食;諸物皆盡,乃自相食。更有甚者,烹子充饑,殺食胞弟,嫗持死兒,且烹且哭。”[註1]
說難之狀,如在眼前,足以令聽者側目、聞者傷心,室內頓時陷入一片死寂的沈默。
過了一會兒,昌平公主紅著眼睛率先道:
“先生今日所講,學生真是聞所未聞。先前只知江南有災情,卻不知是如此慘狀。學生雖是女子,但也受萬民供養,亦想為災民盡綿薄之力,還請先生指點,該如何做才好?”
其餘眾人也異口同聲道:“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“陛下已派遣官員前往災區賑災,當地也在募集錢糧,若是可以,諸位不妨想辦法號召京中世家豪紳們,一齊為災區捐些銀錢,或者設法救濟湧入京中的流民。善舉不在大小,我聽聞葉姑娘此前就曾在城外施粥。”
他說到這,眼神看向下邊坐著的葉蘭蕙,對她微笑著點點頭表示認可,葉蘭蕙也同樣頷首示意。
這番話一說完,眾人如醍醐灌頂。
“好了,今日的課便上到這裏罷。”
孟端站起身,眾人亦起身施禮作別,待到他離開後,才各自揉著酸痛的肩膀,結伴去用午膳。
午膳是在學堂吃的,由宮人們將膳食送過來,都是同樣的飯菜,每人一份。
將食盒中的飯菜一一取出,裏面都是很平常的飯菜。
要是擱往常,昌平公主指定是要發脾氣的。可今日聽說災區難民連樹皮都吃不上,她什麽也沒說,拿起碗筷就開始吃起來。
不管飯菜合不合口味,其餘人也沒有多言的,都各自沈默地吃著碗中的飯菜。
用完膳,稍微休息了一會兒,便要繼續下午的課業。
剛坐下不久,其他幾門課的教習師傅也都來了。
除了琴棋書畫之外,靜太妃還讓安排了一些適合女子學習的課程,如制香、妝發以及針黹女紅等,也都請了專門的師傅教習,這次清一色全部是女教習。
梁宮令為大家一一引見了諸位教習師傅,最後一位卻著實有些出乎姜澂魚的意料。
“這是榮國公府的大姑娘姜凝煙,以後,就由她負責教習各位畫藝與制香。”
眼前的女子一身宮緞素雪襇裙,亭亭玉立,含笑嫣然。
不只姜澂魚意外,昌平公主亦是有些吃驚。
母妃先前並未和她說,這位會來當她的師傅。要是提前說了,她第一個不答應!
梁宮令話音一落,昌平公主便站身起來,冷聲道:
“姜大姑娘好本事,竟然說服了母妃。你想當本宮的教習?就憑你——也配?!勸你識相些自己離開,不要在這找不痛快!”
這話說得相當不客氣了,因為姜凝煙和蕭妤不和的緣故,昌平公主一直都討厭姜凝煙,雖然阿嫂現在不在了,她也絕不能容忍這種人教自己!
底下眾人噤若寒蟬,姜澂魚則不著痕跡地笑了下,並暗暗在心裏為她鼓了鼓掌,不愧是她的小五!
梁宮令見昌平公主如此無禮,當即便正色規勸道:
“公主不可對姜教習出言無狀。此事是太妃娘娘親自定下,姜教習的畫技在玉京久負盛名,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,並且她在制香方面也頗有心得,足以當得起諸位的教習一職。公主若再舉止失態,婢子便要如實向娘娘稟報了,屆時,娘娘若是處罰下來——”
她言語未盡,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。
一搬出靜太妃,昌平公主也只能住了聲,氣呼呼地坐下。
等梁宮令說完,姜凝煙輕笑一聲,而後不疾不徐地開口道:
“沒關系,諸位若是對我不滿意,或是質疑我的水平,在座不論是誰,只要於繪畫、制香兩藝上勝過我,不勞諸位多說,我自己去向太妃娘娘請辭歸家。”
她能如此篤定且自信,自然是有依憑的。
她姜凝煙,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十歲便已聞名玉京。莫說是在座這些半大孩子,就是宮中的禦用畫師、制香師,她也有資格與他們一較高下。
她有這個本事,才有今日站在這裏的底氣。
聞言,昌平公主冷哼一聲,心道:看把你能得,那就走著瞧!
待將眾位教習都認過一遍之後,梁宮令便帶其餘人離開了,只留下姜凝煙為眾人上畫藝課。
因著眾人也都是有基礎的,她也不必從頭教起,只是指定了參照物,讓眾人用自己最擅長的畫法繪制畫作。
姜澂魚於畫藝上並不突出,雖說先前跟著葉蘭蕙學了一陣子,也僅僅是能達到中上之流,坦白說,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,她都勝不過姜凝煙。
今日畫的是牡丹,姜凝煙在案前擺了一盆玉樓春,花瓣皆白,只有中間花蕊有一點黃色。
在白紙上繪制白花,的確很考驗畫技。
可以說,姜凝煙選這麽一個題目,就是想給她們一個下馬威。
幾人都在桌前安靜地作著畫,半晌後,姜澂魚畫得差不多了,便朝旁邊的葉蘭蕙瞥去一眼,見她書案上的畫並不是“葉臻”的風格,顯然,她在藏拙。
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,姜澂魚心中默默哀嚎一聲。
唉,世界的參差就是如此,有人藏拙只為了迎合大眾的水平,有人即使使出了全身的本事,卻只能勉強掙個中上。
畫畢,姜凝煙對著各人的畫逐一點評。
看到姜澂魚時,她先是一笑:“澂魚妹妹的畫工卻是比小時候退步了。這幾處,應該這樣處理——”
她溫聲娓娓向她說著哪些地方畫的不妥,其實心裏是有點得意的。
即使她不想承認,小時候,她這妹妹可是處處都極為出挑的,沒想到去了邊關那等荒涼之地,天分竟也消磨沒了。
她在心裏輕笑一聲。
邊野之地,果然還是比不得京裏啊。
技不如人,姜澂魚只能默不作聲聽著。等逐一點評完,天也漸漸黑了下來。
一下課,眾人都如霜打的茄子般,無力地走出了書堂。
等在外邊的是靜太妃身邊的魏姑姑,見眾人陸續出來了,才上前一步福身稟道:
“見過殿下,諸位女君,娘娘已在福安宮中為諸位備下晚膳,請隨奴婢一同前往宮中用膳。”
她頓了一下,補充道:“娘娘特意囑咐了,請姜教習也一同前來。”
聞言,眾人便跟著她回了福安宮。
到了正廳,靜太妃便招呼大家不必拘禮,隨意落座。
今日的晚膳果然豐盛。
四月,正是水產肥美的時候,玉京多河流,時人也大多愛食魚鲙。
而魚鲙又以鯽魚為先,鯿、魴、鯛、鱸次之,因此每人座前都擺了一道鯽魚鲙,切得是薄若絲縷,一片片整齊地碼放在鋪滿冰的盤中,還冒著絲絲涼氣。
吃這魚鲙也有講究,需配上以蒜、姜、橘、白梅、熟粟黃、粳米飯、鹽、醬八種料制成的“八和齏”,味道很是鮮美。[註2]
當然,考慮到有些人可能吃不了這類生冷食物,也備了不少熱菜,諸如雞茸金絲筍、五味杏酪鵝、蔥椒鴨子熱鍋等數樣精致菜肴。
待眾人都落座後,靜太妃才言明今日這頓晚膳的緣由。
“前幾日游湖一事,大家都多少受了些驚嚇,今日這頓晚宴,既是為了大夥壓驚,也是為了招待新來的姜教習。這裏沒有旁人,都別拘著,隨意下箸。”
眾人這才應是,拿起筷子吃起來,大部分人第一筷都是先去夾面前的魚鲙。
葉蘭蕙左右看了一眼,見眾人都神色如常地開吃了,她卻有些犯難,因為她從不吃魚鲙。
可這又是太妃娘娘特意為她們準備的,要是不吃的話,會不會有點不太好啊?
正當她猶豫之際,旁邊的姜澂魚卻避開了面前的魚鲙,將筷子伸向了近處的雞茸金絲筍。
葉蘭蕙猶如遇見了知音,悄聲問道:“你也不吃魚鲙嗎?”
姜澂魚點點頭。
靜太妃看向沒有朝魚鲙下箸的二人,笑言道:
“看來,本宮準備的這幾道熱菜是準備對了,還真是有人吃不慣這魚鲙呢。”
聞言,她們二人連忙放下筷子。
姜澂魚接過話茬:“還是太妃娘娘想得周到,只是臣女有些吃不慣葷腥,倒是辜負娘娘的一番美意了。”
靜太妃擺擺手:“說什麽辜負不辜負的,各人口味不同而已,你們剛來這宮中,本宮也不清楚你們的喜好,就多準備了幾樣,你們只管揀著喜歡的吃就是。”
聽了靜太妃這一番話,眾人的拘束感稍微少了些,紛紛舉箸夾菜。
這時,姜凝煙卻疑道:“澂魚妹妹,你從前不是也吃魚鲙的嗎?怎得如今不吃了?”
姜澂魚夾向菜的手一頓,繼而面無異色地回道:
“我是在一本醫書中看到過,‘食膾,飲奶酪,多食可令人腹中生蟲,為瘧’[註3],況且,我對這兩樣本身也談不上熱愛,說不吃也就不吃了。”
靜太妃接過話道:“正是如此,本宮正想說,這魚鲙雖美,但卻不可多食,所以就只給諸位備了面前的這一小盤嘗嘗鮮,多的可是沒有了。”
眾人聞言也都笑著點頭表示知曉。
昌平公主適時插話道:“母妃,今日講經的夫子同我們說起江南災情慘狀,我們聽了都想為賑災出一份力,不知道母妃願不願意為我們提供場地呀?”
她一臉期盼地看著靜太妃,後者睨了她一眼,打趣道:“你這鬼靈精,又想著折騰什麽花樣?”
“如今萬壽園的花開得正好,正適合辦場賞花會,您能不能幫我們出面,廣邀京中夫人貴女們前來,借此次賞花會之機,辦一場募捐,為災區籌集銀兩?”
靜太妃沒好氣地說:“你這丫頭,倒會用我的名頭給你自己臉上增光。不是打擊你,前段時間,京中官員已經募捐過一次,還都捐得不少。我且問你,你憑什麽讓這些官員家眷們自願再掏一次腰包,給你做臉面?還有,你要捐什麽?你那點兒小庫房我還不知道,都捐了也不過杯水車薪。”
見母妃輕而易舉地便否定了她的想法,昌平急地去扯她的袖子:
“母妃——那您說該怎麽辦嘛!”
靜太妃也有些無奈,掏人腰包的事總是不那麽容易的。
這時,姜凝煙笑語盈盈道:
“太妃娘娘,我認為行善不在金錢多少,而在心意。公主殿下能有這個想法其實已經是很難得了。今日畫藝課上,我也見識過了在座諸位的畫技,有幾位的畫工還是可圈可點的。而且除了畫藝,想必大家也都有各自擅長的技藝,不如借賞花會之機,將各人親手準備的作品拿到賞花會上進行義賣,既能成全公主及諸位才名,又能募集善款,豈不一舉兩得?”
語畢,靜太妃讚許地看了她一眼,不住地點頭。
鄭嘉這時也開口補充道:“太妃娘娘,臣女認為,此次義賣倒不必拘於我們幾個的作品,京中其他貴女們如若有想要參與的,可以將作品提前呈上來,到時一並展出,進行集中義賣。還可以設立不記名的募捐箱,讓想捐的人自願進行捐贈,所得錢財盡數捐往災區。進宮赴宴的機會難得,只要廣發請帖,想必不來的才是少數。這樣,不必人人都進行大額捐贈,但積少成多,想必也能有不小的數額。”
話音一落,昌平公主就搶先說:“我覺得鄭嘉姐姐說的甚是有理,只要想為賑災出一份力的,都可以參與進來,人多力量大。”
她才不會附和姜凝煙呢!
靜太妃看了剛才說話的姜、鄭二人一眼,稱讚道:
“你們這主意本宮聽著可行,那便這麽辦吧,明日我便向京中眾官眷廣發請帖,再給大家些準備時間,賞花會便定在五日後吧。”
在座諸位聞言齊齊起身,朝靜太妃道謝。
用完晚膳,眾人便同靜太妃和公主作別,打算回住處。
姜凝煙叫住鄭嘉道:“鄭姑娘,請留步。”
鄭嘉轉過身,腳步一停。
“太妃娘娘說要為我單獨安排住處,我想著咱們年紀也差不多,不想搞特殊,你現在住的寢殿又剛好有多餘的屋子,便自作主張將行李安置在先前蘭茵住的房間了,你不會介意吧?”
鄭嘉微不可見地皺了一下眉,顯然對這種不提前打招呼的行為有些不喜,不過她待人接物一向妥帖,自然不會說介意,二人還有說有笑地一同結伴回住處。
另一邊,姜澂魚和葉蘭蕙肩並著肩走在夜間的小路上,晚風徐徐,月色溫柔,甚是愜意。
因著今日兩人都沒有吃那魚鲙,葉蘭蕙便將姜澂魚視作為同道中人,她有一則故事憋在嘴邊,方才在席間不便說,怕說了影響大家食欲,此時四下無人,實在有些忍不住,便繪聲繪色地同姜澂魚說起來。
“澂魚,我給你講個故事,關於吃魚鲙的,我就是看了這個故事才不吃那東西的。說是從前啊,有位叫崔爽的仁兄,吃生魚上癮,每次竟要‘三鬥乃足’,照他這個吃法,沒過多久,肚子便脹得奇大,還腹痛不已,最後,他從口中吐出一物,你猜是什麽?”
姜澂魚聽完一笑,她這好友還是那麽喜歡同人講故事。不過她想逗逗她,若是自己一下就猜中了,好友又會作何反應呢?
“不會是吐出來個大□□吧?”
“你怎麽知道!”葉蘭蕙震驚了。
姜澂魚隨口道:“我在書中看到過這個故事。”
聞言,葉蘭蕙腳步驀地一頓,臉上吃驚的表情還未褪去,繼而追問道:
“澂魚,你是在哪本書裏看到的?”
仔細聽,她的語調裏竟帶了一絲顫抖。
姜澂魚有些奇怪好友為何追問自己,當初這故事還是她告訴自己的呢,不過此時定然不能這麽說,於是只模棱兩可地回道:
“記不太清了,好像是叫太平什麽記,你也是在這本書裏看到的嗎?”
話音一落,葉蘭蕙手中的宮燈猝然落地。
是啊,我是在這本書裏看到的。
她在心底慘笑一聲。
可是,澂魚,你卻是絕無可能看過的啊。
因為在這個世界,根本就不存在一本叫《太平廣記》的書。
葉蘭蕙垂眸,此刻只有她自己知道心中究竟在經歷著怎樣的驚濤駭浪。
夜色掩映下,她竟看不清,走在她身邊的這個人究竟是誰。
是她?
還是——她?!
她努力咽下心中翻湧的情緒,苦澀在口中蔓延,將要說出口的話變得格外艱難。
“你不是姜澂魚,你是蕭妤——對嗎?”
聞言,姜澂魚渾身猛地一震,瞳孔中的驚詫還未來得及藏起,便同葉蘭蕙撞了個正著。
二人目光交匯,借著晦暗的月色遮掩,姜澂魚強裝鎮定道:
“葉姐姐,你說什麽呢,我、我是澂魚啊——”
葉蘭蕙聲音輕顫,語氣也染上了一絲悲涼。
“當年我是為了應付阿妤,才隨口捏造了一個書名——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一本叫《太平廣記》的書。你還不肯承認嗎?蕭、妤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大祈皇帝寢宮, 潛麟宮。
下了早朝,陸廷淵便召來江太醫來為他調理頭疾。
寢殿內已經燃起了裊裊青煙,安神香的香氣讓陛下悶了一早朝的火氣漸漸平覆了下去。
此時, 殿中只有陸廷淵與江詢二人。
對這位江太醫,陸廷淵很是信任, 當下便向他講起了自己的新癥狀。
“江詢,朕近日, 已經開始出現幻視了, 你說該如何處置?”
陸廷淵躺在矮榻上, 眼神放空, 棱角分明的俊臉上沒有一絲表情,聲音冰冷地仿佛在講別人的事。
江詢聞言稍微擡眸,不動聲色地問道:“哦?陛下看到了什麽?什麽時候開始的?”
陸廷淵頓了一下,語氣稍微有些不自然,顯然覺得自己接下來的話的確有些不正常。
“昨日, 你在為榮國公女兒診治時,朕看見阿妤了, 看見她就坐在一旁的椅子上, 什麽話也不說,還一直看著朕。”
江太醫了然地點點頭, 繼續問道:“這種情況持續了多久?”
“不長時間, 當時朕意識到是出現了幻視,於是趕緊離開了那個地方, 出去以後就好了。”
江太醫一邊利落地下針,一邊說道:
“陛下這種情況是郁遏於心、氣血壅滯的表現, 待會兒,臣為您再開一個方子, 同先前的方子一起服用,一段時間後,這種情況或有緩解。”
陸廷淵嗯了一聲,隨即便閉上眼睛。
人間別久不成悲,分離太久,悲傷隨著時間漸漸淡去,他現在甚至已經可以平靜地提起她的名字,但思念卻是如影隨形。
想她,日覆一日,從不曾間斷。
喝了兩日又苦又澀的湯藥,姜澂魚身體已經完全康覆,便搬回了自己在福安宮的住處。
今日是正式開課的日子,閑了兩日,她也著實有些悶得慌,於是早早便起床仔細挑選了衣衫,帶好書具,同葉蘭蕙一起前往書堂。
對於這位昔日好友,雖然離魂一事讓她不敢過於親近她,可她也不願故意冷落她,傷她的心,何況她還是自己的救命恩人。
經歷了落水一事,孟氏對葉蘭蕙的態度也更親和了些,還親自上門送了好些東西致謝。
葉蘭蕙推辭不過,只得收下。
孟氏這次登門,並沒有像往常一般輕裝簡從,而是帶了好些侍衛,乘坐府中最豪華的車輿,從永興坊一路浩浩蕩蕩穿過朱雀大街,直往西市而去,引得路人競相駐足觀望。
於是不出半日,國公夫人親自登門拜謝葉掌櫃的消息便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。
門第之別,到底還是敵不過兒子的喜歡,以及她對女兒的救命之情。
這國公府的門楣,終究是為她撤下了。
今日開課的可不止昌平公主幾人,太子那邊也定了今日開課,這便意味著教習先生和太子的伴讀名單都已敲定。
孩童開蒙年齡多在六七歲之間,四五歲都算是極早慧的,給不到四歲的太子找適齡伴讀,可真是愁壞了一幫大臣。
給太子找伴讀,可不像給公主找伴讀一般,長輩看好就行。太子的教育,關系到國之未來,伴讀人選也須慎之又慎。
太子早慧,陸廷淵雖不擔心他會跟不上進度,但體格上,年齡大的難免會有優勢。他擔心太子長期處於這種體力弱勢的環境下,性格會變得膽小自卑。
因此這伴讀之人,既不能與太子年齡差距過大,也不能智力差距過大,體力智力都得在差不多的水平。
所以挑來挑去,名單添了又劃,劃了又添,好不容易才挑中六人,分別是:
安陽侯次子許琢,年六歲;
已故平西侯之孫、現平西侯府世子,即先皇後親侄蕭懷,年六歲;
先皇之兄康王,即現宗正卿陸寔之孫陸銘,年五歲;
吏部尚書趙守誠之子趙昶鈺,年五歲;
國子監祭酒吳士謹之子,吳希睿,年五歲;
明光閣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鄭循之子鄭望,年四歲;
這裏邊,年齡最小的是四歲,最大的也不過六歲,年齡差距不算大,而且都是宗親、高官之子,既有文臣之後,也有武將之嗣。
對於此次太子伴讀人選,陸廷淵也有自己的考量。
太子雖是嫡子,但母親早亡,母族平西侯府世子年歲尚幼,如今只是空有爵位,名存實亡。
他就這麽一個兒子,自然要為他考慮周全。
要是萬一自己突然有個好歹,他得給幼子留下一套可靠的文臣武將班子,不至於到時候六親無靠,孤木難支,徒生變數。
太子伴讀,說到底就是平衡各方勢力、拉攏群臣的一種手段而已。但從小就在一處的情誼,到底要可靠些。
就如同他與姜問渠,他可以放心地將朝廷大事、秘事交予他,而不用擔心他會背叛他。
說起來,含章二字,還是他給他取的。
《易傳》曰:含章可貞,以時發也。或從王事,知光大也。
其實從很早的時候起,榮國公府一門的榮辱,便早已同這位未來的君主綁定在一起。
當年作為榮國公世子的姜問渠棄爵投身科舉,在外人看來是一場豪賭,可於他而言,不過是以退為進的手段罷了。
他於朝堂之上為他收攏人心,他遠去邊關征戰韜光養晦,共待時機。
所以陸廷淵登基後,無論外界言論如何,都執意將年僅弱冠的姜問渠扶上四輔臣之位。
而身為臣子的姜問渠也自覺約束族人門下,不曾有僭越專權之事。
因為他們是先有的同袍之情,而後君臣之義便變得順理成章。
所謂良臣得遇明主,鳥盡不必弓藏。
他不必對他施展什麽帝王之術,他也不必對他漫言奉承之詞,這是從小處出來的信任。
所以,陸廷淵覺得,給太子選伴讀一事,須得深思熟慮,從長計議。
這名單他是勾了添,添了勾,最終才定下這六人。
不過後續還得繼續觀察,要是再出現像昨日許蘭茵那樣的情況,那可不僅僅是送回家那麽簡單了。
太子伴讀人選的事姜澂魚還是聽昌平公主說起來才知道的,這兩日二人吃睡都在一起,關系親近不少,昌平公主還將她“照顧”得十分周全。
而昌平公主在宮中消息又靈通,到底是年紀小,姜澂魚旁敲側擊地從她嘴裏打聽出不少事來。
比如,自從先皇後去後,她的皇兄便患上了頭疾,江太醫幾乎每日都要來宮中為他診治。
再比如,她的嫡母,現如今的太後,三年前生了一場大病,搬去了梵伽山靜養,一直沒有回宮,所以靜太妃才得以代攝六宮事。
她還惡狠狠地警告了自己,讓自己不要癡心妄想,她的皇兄才不會娶別的女人。
不過在姜澂魚看來,昌平面上雖兇,實際卻只不過是一只披著虎皮的貍奴,在朝她張牙舞爪、狐假虎威罷了。
當年她能成為她最喜歡的阿嫂,靠得可不是臉。
兩日過去,雖然昌平公主依舊嘴硬,但是先前對她的那股冷漠勁早已消失殆盡,就連到了書堂選座位時,都“大發慈悲”地將右側那張離自己最近的書案指給了她呢。
左側本來是預備要留給她那位表姐的,奈何許蘭茵沒有福氣,這福氣便只能留給眾伴讀裏學問最好的鄭嘉了,天選抄作業之人。
鄭嘉溫柔一笑,不置可否,坦然落座。
其餘眾人也各自挑了位置坐下。
葉蘭蕙挑了姜澂魚後邊那張桌子,吳希嫻一向膽小,不太敢坐在公主身後。
見狀,方嬋便自告奮勇,挑了公主身後的位置,吳希嫻回了她一個感激的微笑。
太子伴讀名單已經公示,在座的諸位除了葉蘭蕙,家裏都已經收到消息,此次鄭嘉同吳希嫻的親弟弟都在太子伴讀之列,二人在宮中的地位也因此水漲船高。
當然,除了伴讀,東宮侍讀、侍講官也基本定了下來,只是還未公布,只待今日太子開課之時,一並揭曉。
考慮到太子以及眾伴讀的年齡,正是開蒙的時候,怕老夫子們教課得太過枯燥無味,所以安排的侍讀、侍講官大多都是一些年輕官員。
至於禮樂射禦書數此六藝的教習師傅,也各自挑了年輕官員擔任,不過考慮到太子和伴讀們尚幼,像射禦二藝,便只有等到了合適的年齡方才開學。
這可便宜了昌平公主這邊的眾人,陛下特意準許太子的教習師傅同時也過來為她們講學,能當上太子教習的官員,自然都是各自領域的拔尖人才,如此一來,教習隊伍水平便有了質的飛躍。
當然,陛下這麽爽快地答應下來,也是有原因的。
靜太妃此時給昌平公主選伴讀,自然有磨磨她性子的意思,但是,伴讀名單一送到他這來,他就品出了一絲不尋常的氣息。
名單上的這些世家女兒都是十七八歲,而且都容貌姣好,上次還在禦花園碰見過一次,要說沒有靜太妃的恩準,她們是決計不敢瞎跑來禦花園中玩鬧的。
一群適齡的花一樣的少女,在他常去的天極樓不遠處的禦花園中嬉戲玩耍,巧笑嫣然,他不信其中沒有靜太妃的暗中授意,只是他不願去追究罷了。
本來呈上來的教習名單裏,大都是些年紀大的老師傅、老學究,他接過來一看,這怎麽行,當即就換了幾個人上去——
今年新晉的探花郎不僅文章寫得好,長相還很是俊美,添上去。
戶部尚書姜問渠二十好幾了還沒娶妻,正好葉家那姑娘也在此次伴讀名單裏,把他也添上去。
至於騎射嘛,他想到了兩個資質上佳的人選,日後讓他們來教太子也是不錯的。
有了這些身姿俊美的少年郎充當她們的教習師傅,想必,她們也不會將精力一直放在自己身上了。
小姑娘,還是要多看看,千萬別吊死在自己這棵再也不會開花的鐵樹上。
於是,一份被改得面目全非的教習名單就這麽被送到了靜太妃的面前——
書堂裏,一群正當年紀的小姑娘,此時又適逢無人看管,不說話是不可能的,待眾人都坐定後,便忍不住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。
方嬋首先神秘兮兮地問眾人道:“你們知道,今日要來為我們講四書五經的夫子是誰嗎?”
還沒公布,眾人自然不知,昌平公主也扭過頭來,示意她知道什麽快點說。
方嬋也不再賣關子了,她還是聽父親說起來的,父親掌管翰林院,消息自然比別人靈通些。
“是今年新晉的探花郎,剛剛入翰林院供職的編修!”
她擡頭看向眾人,興奮地接著說道:
“這兩日放榜你們沒去看嗎?二十歲的探花郎,可太稀奇了!他騎馬游街的時候,整條街都堵滿了人,比之當年含章公子中狀元時游街的場面也不遑多讓呢!據說這位新晉探花學問特別好,師承當代大儒,又是簪纓世家出身,陛下欽點他為一甲第三名,又讓他一上任便接了教授太子的職務,很是讚賞呢!”
說到這裏,她話音一轉,“不過啊,這都不是重點,最重要的是,他長得特、別、好、看!——我可是親眼所見,游街時,他懷中盡是姑娘們擲給他的花果,抱都抱不下呢!”
眾人聽完她的話後,就連平日裏最是沈靜的吳希嫻都不由得臉紅了一下。
正說著,那位長得特別好看的探花郎便出現了。一起出現的,還有其他諸位教習先生。
方才他們幾人已經去拜見過太子,那邊也正式行了拜師禮。
當然,公主這邊課程的設置並不與太子那邊完全相同,畢竟那邊培養的是國之儲君,這邊培養的是大家閨秀,要教的東西自然是不一樣的。
給她們教授四書五經的便是這位新晉的探花郎,但他並不是打頭的。
眾人定睛一看,走在最前頭的那人竟然是名滿天下的含章公子、當今四輔之一的戶部尚書——姜問渠!
難道他也會來教授她們課業?!
眾人瞬間都睜大了眼睛,臉上露出驚喜之色。
這要是讓許蘭茵知道了,恐怕要在家中將一口牙都咬碎了!
不過令姜澂魚驚訝的可不是她這位兄長,而是他身後那人,一襲白衣的新晉探花郎。
怎麽會是他?!這不是她舅舅家的表弟——孟端嗎!
當年她在外祖家時,他尚且年幼,沒想到如今都長這麽高了,還年紀輕輕就中了探花。
更加令人震驚的是,當年跟在她身後叫阿姊的小孩,如今竟成了她的教習夫子!
梁宮令引著幾位教習往裏走,學堂裏坐著的眾人也連忙紛紛起身執弟子禮。
待他們全部站定,姜澂魚才得以看清這四位的模樣。
言笑晏晏的長兄,一臉無害的表弟,不茍言笑的世子,還有持劍抱胸正戲謔地看著她的次兄。
真是讓人欲哭無淚——
站定後,梁宮令便為大家一一介紹道:
“這位是戶部尚書姜問渠姜大人,他負責教授諸位女君算術一門。”
“這位是今科探花、翰林院編修孟端孟大人,他負責教授諸位詩詞文章。”
“這位是宣平侯世子謝秉臣,謝世子如今任職巡防營參將,負責教授諸位射藝。”
“這位是榮國公次子姜問筠,如今在守備營任校尉一職,他負責教授諸位禦藝。”
介紹完臺上的幾人後,梁宮令稍頓了下,而後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:
“——另外關於琴棋書畫、禮樂女紅之類的課業,則由太妃娘娘指派的女官來教習。希望接下來的這段時間裏,諸位女君們可以潛心向學,研精覃思,修德約行,垂範當今。”
眾女齊齊低首答曰:“謹遵宮令教誨。”
介紹完後,梁宮令便帶著其他幾位教習出去了,只留下今日需要講學的孟端。
面對諸位小女娘充滿好奇與探求之意的目光,這位新晉的探花郎還是稍顯靦腆的,他將書本分發下去,語氣故作淡定地開口道:
“今日我們來學習《詩經》,《詩經》分*為風、雅、頌三個部分……”
面對這麽俊俏的探花郎,眾貴女不自覺地將背部挺得更直了些,紛紛低頭小心翼翼地翻開書本。
不一會兒,書堂中就響起了一陣瑯瑯讀書聲。
其實諸貴女中,像鄭嘉、方嬋,《詩經》對她們來說早已經是倒背如流,但為了照顧昌平公主的進度,只好從頭學起。
不過,有這麽好看的探花郎來教,再學一遍也不覺得枯燥無聊。
“剛才講到,《苕之華》一詩,反映了災年民眾無食,餓到極致甚至同類相食的淒慘場景——”
這時,昌平公主突然舉手發問道:“夫子,詩中說的是真的嗎?人餓了真的會去吃人嗎?”
聞言,孟端放下手中的書本,淡淡道:
“詩中所寫,實則只是慘狀之萬一,前些日子江南發生水災,想必諸位都有所耳聞——”
眾人聞言都點點頭,孟端看了臺下一眼,繼續講述道:
“我有一位同窗曾親歷災區,回京後他寫了一篇文章,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:江淮饑饉,始采樹皮葉,或搗槁為末,或煮土而食;諸物皆盡,乃自相食。更有甚者,烹子充饑,殺食胞弟,嫗持死兒,且烹且哭。”[註1]
說難之狀,如在眼前,足以令聽者側目、聞者傷心,室內頓時陷入一片死寂的沈默。
過了一會兒,昌平公主紅著眼睛率先道:
“先生今日所講,學生真是聞所未聞。先前只知江南有災情,卻不知是如此慘狀。學生雖是女子,但也受萬民供養,亦想為災民盡綿薄之力,還請先生指點,該如何做才好?”
其餘眾人也異口同聲道:“還請先生賜教。”
“陛下已派遣官員前往災區賑災,當地也在募集錢糧,若是可以,諸位不妨想辦法號召京中世家豪紳們,一齊為災區捐些銀錢,或者設法救濟湧入京中的流民。善舉不在大小,我聽聞葉姑娘此前就曾在城外施粥。”
他說到這,眼神看向下邊坐著的葉蘭蕙,對她微笑著點點頭表示認可,葉蘭蕙也同樣頷首示意。
這番話一說完,眾人如醍醐灌頂。
“好了,今日的課便上到這裏罷。”
孟端站起身,眾人亦起身施禮作別,待到他離開後,才各自揉著酸痛的肩膀,結伴去用午膳。
午膳是在學堂吃的,由宮人們將膳食送過來,都是同樣的飯菜,每人一份。
將食盒中的飯菜一一取出,裏面都是很平常的飯菜。
要是擱往常,昌平公主指定是要發脾氣的。可今日聽說災區難民連樹皮都吃不上,她什麽也沒說,拿起碗筷就開始吃起來。
不管飯菜合不合口味,其餘人也沒有多言的,都各自沈默地吃著碗中的飯菜。
用完膳,稍微休息了一會兒,便要繼續下午的課業。
剛坐下不久,其他幾門課的教習師傅也都來了。
除了琴棋書畫之外,靜太妃還讓安排了一些適合女子學習的課程,如制香、妝發以及針黹女紅等,也都請了專門的師傅教習,這次清一色全部是女教習。
梁宮令為大家一一引見了諸位教習師傅,最後一位卻著實有些出乎姜澂魚的意料。
“這是榮國公府的大姑娘姜凝煙,以後,就由她負責教習各位畫藝與制香。”
眼前的女子一身宮緞素雪襇裙,亭亭玉立,含笑嫣然。
不只姜澂魚意外,昌平公主亦是有些吃驚。
母妃先前並未和她說,這位會來當她的師傅。要是提前說了,她第一個不答應!
梁宮令話音一落,昌平公主便站身起來,冷聲道:
“姜大姑娘好本事,竟然說服了母妃。你想當本宮的教習?就憑你——也配?!勸你識相些自己離開,不要在這找不痛快!”
這話說得相當不客氣了,因為姜凝煙和蕭妤不和的緣故,昌平公主一直都討厭姜凝煙,雖然阿嫂現在不在了,她也絕不能容忍這種人教自己!
底下眾人噤若寒蟬,姜澂魚則不著痕跡地笑了下,並暗暗在心裏為她鼓了鼓掌,不愧是她的小五!
梁宮令見昌平公主如此無禮,當即便正色規勸道:
“公主不可對姜教習出言無狀。此事是太妃娘娘親自定下,姜教習的畫技在玉京久負盛名,想必大家也都聽說過,並且她在制香方面也頗有心得,足以當得起諸位的教習一職。公主若再舉止失態,婢子便要如實向娘娘稟報了,屆時,娘娘若是處罰下來——”
她言語未盡,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。
一搬出靜太妃,昌平公主也只能住了聲,氣呼呼地坐下。
等梁宮令說完,姜凝煙輕笑一聲,而後不疾不徐地開口道:
“沒關系,諸位若是對我不滿意,或是質疑我的水平,在座不論是誰,只要於繪畫、制香兩藝上勝過我,不勞諸位多說,我自己去向太妃娘娘請辭歸家。”
她能如此篤定且自信,自然是有依憑的。
她姜凝煙,琴棋書畫樣樣精通,十歲便已聞名玉京。莫說是在座這些半大孩子,就是宮中的禦用畫師、制香師,她也有資格與他們一較高下。
她有這個本事,才有今日站在這裏的底氣。
聞言,昌平公主冷哼一聲,心道:看把你能得,那就走著瞧!
待將眾位教習都認過一遍之後,梁宮令便帶其餘人離開了,只留下姜凝煙為眾人上畫藝課。
因著眾人也都是有基礎的,她也不必從頭教起,只是指定了參照物,讓眾人用自己最擅長的畫法繪制畫作。
姜澂魚於畫藝上並不突出,雖說先前跟著葉蘭蕙學了一陣子,也僅僅是能達到中上之流,坦白說,無論是工筆還是寫意,她都勝不過姜凝煙。
今日畫的是牡丹,姜凝煙在案前擺了一盆玉樓春,花瓣皆白,只有中間花蕊有一點黃色。
在白紙上繪制白花,的確很考驗畫技。
可以說,姜凝煙選這麽一個題目,就是想給她們一個下馬威。
幾人都在桌前安靜地作著畫,半晌後,姜澂魚畫得差不多了,便朝旁邊的葉蘭蕙瞥去一眼,見她書案上的畫並不是“葉臻”的風格,顯然,她在藏拙。
二人交換了一個眼神,姜澂魚心中默默哀嚎一聲。
唉,世界的參差就是如此,有人藏拙只為了迎合大眾的水平,有人即使使出了全身的本事,卻只能勉強掙個中上。
畫畢,姜凝煙對著各人的畫逐一點評。
看到姜澂魚時,她先是一笑:“澂魚妹妹的畫工卻是比小時候退步了。這幾處,應該這樣處理——”
她溫聲娓娓向她說著哪些地方畫的不妥,其實心裏是有點得意的。
即使她不想承認,小時候,她這妹妹可是處處都極為出挑的,沒想到去了邊關那等荒涼之地,天分竟也消磨沒了。
她在心裏輕笑一聲。
邊野之地,果然還是比不得京裏啊。
技不如人,姜澂魚只能默不作聲聽著。等逐一點評完,天也漸漸黑了下來。
一下課,眾人都如霜打的茄子般,無力地走出了書堂。
等在外邊的是靜太妃身邊的魏姑姑,見眾人陸續出來了,才上前一步福身稟道:
“見過殿下,諸位女君,娘娘已在福安宮中為諸位備下晚膳,請隨奴婢一同前往宮中用膳。”
她頓了一下,補充道:“娘娘特意囑咐了,請姜教習也一同前來。”
聞言,眾人便跟著她回了福安宮。
到了正廳,靜太妃便招呼大家不必拘禮,隨意落座。
今日的晚膳果然豐盛。
四月,正是水產肥美的時候,玉京多河流,時人也大多愛食魚鲙。
而魚鲙又以鯽魚為先,鯿、魴、鯛、鱸次之,因此每人座前都擺了一道鯽魚鲙,切得是薄若絲縷,一片片整齊地碼放在鋪滿冰的盤中,還冒著絲絲涼氣。
吃這魚鲙也有講究,需配上以蒜、姜、橘、白梅、熟粟黃、粳米飯、鹽、醬八種料制成的“八和齏”,味道很是鮮美。[註2]
當然,考慮到有些人可能吃不了這類生冷食物,也備了不少熱菜,諸如雞茸金絲筍、五味杏酪鵝、蔥椒鴨子熱鍋等數樣精致菜肴。
待眾人都落座後,靜太妃才言明今日這頓晚膳的緣由。
“前幾日游湖一事,大家都多少受了些驚嚇,今日這頓晚宴,既是為了大夥壓驚,也是為了招待新來的姜教習。這裏沒有旁人,都別拘著,隨意下箸。”
眾人這才應是,拿起筷子吃起來,大部分人第一筷都是先去夾面前的魚鲙。
葉蘭蕙左右看了一眼,見眾人都神色如常地開吃了,她卻有些犯難,因為她從不吃魚鲙。
可這又是太妃娘娘特意為她們準備的,要是不吃的話,會不會有點不太好啊?
正當她猶豫之際,旁邊的姜澂魚卻避開了面前的魚鲙,將筷子伸向了近處的雞茸金絲筍。
葉蘭蕙猶如遇見了知音,悄聲問道:“你也不吃魚鲙嗎?”
姜澂魚點點頭。
靜太妃看向沒有朝魚鲙下箸的二人,笑言道:
“看來,本宮準備的這幾道熱菜是準備對了,還真是有人吃不慣這魚鲙呢。”
聞言,她們二人連忙放下筷子。
姜澂魚接過話茬:“還是太妃娘娘想得周到,只是臣女有些吃不慣葷腥,倒是辜負娘娘的一番美意了。”
靜太妃擺擺手:“說什麽辜負不辜負的,各人口味不同而已,你們剛來這宮中,本宮也不清楚你們的喜好,就多準備了幾樣,你們只管揀著喜歡的吃就是。”
聽了靜太妃這一番話,眾人的拘束感稍微少了些,紛紛舉箸夾菜。
這時,姜凝煙卻疑道:“澂魚妹妹,你從前不是也吃魚鲙的嗎?怎得如今不吃了?”
姜澂魚夾向菜的手一頓,繼而面無異色地回道:
“我是在一本醫書中看到過,‘食膾,飲奶酪,多食可令人腹中生蟲,為瘧’[註3],況且,我對這兩樣本身也談不上熱愛,說不吃也就不吃了。”
靜太妃接過話道:“正是如此,本宮正想說,這魚鲙雖美,但卻不可多食,所以就只給諸位備了面前的這一小盤嘗嘗鮮,多的可是沒有了。”
眾人聞言也都笑著點頭表示知曉。
昌平公主適時插話道:“母妃,今日講經的夫子同我們說起江南災情慘狀,我們聽了都想為賑災出一份力,不知道母妃願不願意為我們提供場地呀?”
她一臉期盼地看著靜太妃,後者睨了她一眼,打趣道:“你這鬼靈精,又想著折騰什麽花樣?”
“如今萬壽園的花開得正好,正適合辦場賞花會,您能不能幫我們出面,廣邀京中夫人貴女們前來,借此次賞花會之機,辦一場募捐,為災區籌集銀兩?”
靜太妃沒好氣地說:“你這丫頭,倒會用我的名頭給你自己臉上增光。不是打擊你,前段時間,京中官員已經募捐過一次,還都捐得不少。我且問你,你憑什麽讓這些官員家眷們自願再掏一次腰包,給你做臉面?還有,你要捐什麽?你那點兒小庫房我還不知道,都捐了也不過杯水車薪。”
見母妃輕而易舉地便否定了她的想法,昌平急地去扯她的袖子:
“母妃——那您說該怎麽辦嘛!”
靜太妃也有些無奈,掏人腰包的事總是不那麽容易的。
這時,姜凝煙笑語盈盈道:
“太妃娘娘,我認為行善不在金錢多少,而在心意。公主殿下能有這個想法其實已經是很難得了。今日畫藝課上,我也見識過了在座諸位的畫技,有幾位的畫工還是可圈可點的。而且除了畫藝,想必大家也都有各自擅長的技藝,不如借賞花會之機,將各人親手準備的作品拿到賞花會上進行義賣,既能成全公主及諸位才名,又能募集善款,豈不一舉兩得?”
語畢,靜太妃讚許地看了她一眼,不住地點頭。
鄭嘉這時也開口補充道:“太妃娘娘,臣女認為,此次義賣倒不必拘於我們幾個的作品,京中其他貴女們如若有想要參與的,可以將作品提前呈上來,到時一並展出,進行集中義賣。還可以設立不記名的募捐箱,讓想捐的人自願進行捐贈,所得錢財盡數捐往災區。進宮赴宴的機會難得,只要廣發請帖,想必不來的才是少數。這樣,不必人人都進行大額捐贈,但積少成多,想必也能有不小的數額。”
話音一落,昌平公主就搶先說:“我覺得鄭嘉姐姐說的甚是有理,只要想為賑災出一份力的,都可以參與進來,人多力量大。”
她才不會附和姜凝煙呢!
靜太妃看了剛才說話的姜、鄭二人一眼,稱讚道:
“你們這主意本宮聽著可行,那便這麽辦吧,明日我便向京中眾官眷廣發請帖,再給大家些準備時間,賞花會便定在五日後吧。”
在座諸位聞言齊齊起身,朝靜太妃道謝。
用完晚膳,眾人便同靜太妃和公主作別,打算回住處。
姜凝煙叫住鄭嘉道:“鄭姑娘,請留步。”
鄭嘉轉過身,腳步一停。
“太妃娘娘說要為我單獨安排住處,我想著咱們年紀也差不多,不想搞特殊,你現在住的寢殿又剛好有多餘的屋子,便自作主張將行李安置在先前蘭茵住的房間了,你不會介意吧?”
鄭嘉微不可見地皺了一下眉,顯然對這種不提前打招呼的行為有些不喜,不過她待人接物一向妥帖,自然不會說介意,二人還有說有笑地一同結伴回住處。
另一邊,姜澂魚和葉蘭蕙肩並著肩走在夜間的小路上,晚風徐徐,月色溫柔,甚是愜意。
因著今日兩人都沒有吃那魚鲙,葉蘭蕙便將姜澂魚視作為同道中人,她有一則故事憋在嘴邊,方才在席間不便說,怕說了影響大家食欲,此時四下無人,實在有些忍不住,便繪聲繪色地同姜澂魚說起來。
“澂魚,我給你講個故事,關於吃魚鲙的,我就是看了這個故事才不吃那東西的。說是從前啊,有位叫崔爽的仁兄,吃生魚上癮,每次竟要‘三鬥乃足’,照他這個吃法,沒過多久,肚子便脹得奇大,還腹痛不已,最後,他從口中吐出一物,你猜是什麽?”
姜澂魚聽完一笑,她這好友還是那麽喜歡同人講故事。不過她想逗逗她,若是自己一下就猜中了,好友又會作何反應呢?
“不會是吐出來個大□□吧?”
“你怎麽知道!”葉蘭蕙震驚了。
姜澂魚隨口道:“我在書中看到過這個故事。”
聞言,葉蘭蕙腳步驀地一頓,臉上吃驚的表情還未褪去,繼而追問道:
“澂魚,你是在哪本書裏看到的?”
仔細聽,她的語調裏竟帶了一絲顫抖。
姜澂魚有些奇怪好友為何追問自己,當初這故事還是她告訴自己的呢,不過此時定然不能這麽說,於是只模棱兩可地回道:
“記不太清了,好像是叫太平什麽記,你也是在這本書裏看到的嗎?”
話音一落,葉蘭蕙手中的宮燈猝然落地。
是啊,我是在這本書裏看到的。
她在心底慘笑一聲。
可是,澂魚,你卻是絕無可能看過的啊。
因為在這個世界,根本就不存在一本叫《太平廣記》的書。
葉蘭蕙垂眸,此刻只有她自己知道心中究竟在經歷著怎樣的驚濤駭浪。
夜色掩映下,她竟看不清,走在她身邊的這個人究竟是誰。
是她?
還是——她?!
她努力咽下心中翻湧的情緒,苦澀在口中蔓延,將要說出口的話變得格外艱難。
“你不是姜澂魚,你是蕭妤——對嗎?”
聞言,姜澂魚渾身猛地一震,瞳孔中的驚詫還未來得及藏起,便同葉蘭蕙撞了個正著。
二人目光交匯,借著晦暗的月色遮掩,姜澂魚強裝鎮定道:
“葉姐姐,你說什麽呢,我、我是澂魚啊——”
葉蘭蕙聲音輕顫,語氣也染上了一絲悲涼。
“當年我是為了應付阿妤,才隨口捏造了一個書名——這世上根本就沒有一本叫《太平廣記》的書。你還不肯承認嗎?蕭、妤。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